January 25, 2017

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2:[阿纳德尔] 楚科奇初印象



2016年7月18日。经受住了俄航从北京到莫斯科8个小时航班的考验,又开始了优梯航空从东3区的莫斯科飞往东12区的楚科奇自治区首府阿纳德尔(RU: Ана́дырь;EN:Anadyr;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1】号标记)、共计9个小时的航班,终于在东12区的7月18日中午12时许抵达了乌戈尔尼机场(RU: Угольный;EN:Ugolny;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2】号标记)。透过机窗,阿纳德尔河对岸的阿纳德尔市区已依稀可辨:↓


飞机停好后,空港的工人就开始卸载行李。机场大楼的外墙上一幅楚科奇孩童拥抱太阳的壁画格外引人注目,可惜实际上向室外望去天空中阴云密布,丝毫不见阳光,亦看不清远处的景色:↓


大概世界上也不会有其他机场会像乌戈尔尼机场一样摆放一个如此巨大的棕熊标本作为装饰物:↓


不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每个人都须通过边境卫兵的仔细核验之后方才得以通过机场大楼的出口,也即只有在特殊许可名单上的人才可以进入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取回行李,一行众人与自然遗产探险公司前来接机的工作人员碰上头,便冒着细雨来到侯机楼外的空地上等候接机的车辆。与其他机场明显不同的是,在乌戈尔尼机场门口完全没有任何公交车、计程车。

乌戈尔尼机场是一座军民合用机场,由于地处俄美边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上世纪50年代即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轰炸机战略机场;候机楼另一侧就可以看到用栅栏围起来的军事管制区,还有数个身着军装的人来回走动:↓


机场外,居民点和厂房零零星星地散布在开满了野花的旷野上,少数看起来像是新修葺过的,而更多的似乎是废弃已久了;这些孤独地矗立着的建筑看起来与周围广阔而空旷的荒原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大小不一的几辆小车分两次将我们这批从莫斯科飞来的一行众人从机场送往渡口,而另外一批从阿拉斯加诺姆乘坐白令航空小型包机前来参团的旅客已经先于我们登船了:↓


来到阿纳德尔河口(RU:Анадырский Лиман;EN:Anadyr Estuary;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3】号标记)东侧的岸边,已经可以看到我们此次乘坐的探险船恩德比精神号停泊在远处的江心。好奇地蘸了一点河水尝尝,发现盐度已经很高了,我们确实已经处在了河海交界地带:↓


港口的另一边,用于输送矿物、煤炭等物资的传送装置从岸边一直延伸至深水区:↓


不久之后,一艘名为“涅瓦”的渡船来到了渡口。这艘在阿纳德尔河上行驶的渡船却以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涅瓦河为名,不得不让我想起之前阅读过的、记述前苏联解体后支援远东的大批俄罗斯人纷纷返回欧洲的故事。也许这些不得不留下来的人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念故土吧。↓


登上渡船后,许多团友都站上了渡船船舱的高处向远处眺望:↓


涅瓦号渡船逐渐驶离港口。身后港口堆积如山的煤炭似乎无人问津,默默地诉说着后苏联时代北极地区凋敝的经济:↓


沿着上游的方向望去,阿纳德尔城与对岸的奥布色尔维奇岬角(RU:Мыс Обсерваций;EN:Cape Observatsiy;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4】号标记)形成掎角之势,牢牢地扼守住阿纳德尔河口的西北侧:↓


【楚科奇的历史】

说起阿纳德尔城,就不得不说起整个楚科奇地区的历史。楚科奇最早的居民是来自中亚及东亚的古西伯利亚猎人,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从楚科奇穿越白令陆桥迁徙到美洲大陆。楚科奇人、尤皮克人等原住民在楚科奇地区生活了数千年,却并未与世界主流文明有任何交集。

俄罗斯于16世纪征服了喀山汗国与阿斯特拉汗国之后,通往乌拉尔、西伯利亚之路就打开了,于是哥萨克人向东进发,他们在战略要地修建据点并征服原住民以让其向沙皇臣服。17世纪上半叶,沙俄的势力已渗入欧亚大陆东北部。1641年,哥萨克人的报告中首次提及了楚科奇人。1649年,俄国探险家、哥萨克人谢苗•杰日尼奥夫(RU: Семён Дежнёв; EN: Semyon Dezhnev)在探索欧亚大陆最东端的海岸线后,于阿纳德尔河上游建立了后来成为阿纳德尔斯克要塞的冬季驻地。杰日尼奥夫试图让楚科奇人称臣纳贡,然而历经10年的努力并不成功,最终因巨大的成本这一要塞被废弃。17世纪末,由于勘察加丰富的资源被探明、阿纳德尔斯基至勘察加的水路被确立,沙俄重新重视起这一区域。自1725年起,彼得一世先后令阿法纳西•舍斯塔科夫少校(RU: Афанасий Шестаков; EN: Afanasy Shestakov)以及德米特里•帕夫卢茨基少校(RU: Дмитрий Павлуцкий; EN: Dmitry Pavlutsky)领军征服楚科奇,但两者皆兵败被杀。1778年,意识到楚科奇人难以征服的沙俄统治者遂放弃原有策略,并与楚科奇人正式媾和。尽管18世纪末期俄帝国宣称整个西伯利亚均归其所有,但楚科奇人并不承认其统治,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1917年帝国覆灭。现代的阿纳德尔城建于1889年,原称新马林斯克,1923年正式更名为阿纳德尔以纪念当年杰日尼奥夫开创的城镇阿纳德尔斯基。

言归正传。渡船前行的途中,有团友发现了白鲸(SC: Delphinapterus leucas; EN: Beluga whale或White whale;JP:シロイルカ)!↓


白鲸是一种仅分布在北极及亚北极地区的鲸类,而阿纳德尔河口即是白鲸经常出没的水域之一。年轻的白鲸浑身呈灰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转淡,最终全身皆呈白色;其不同寻常的颜色使之成为最容易辨别的鲸类。但白鲸几乎从不跃身击浪,其充满雾气的喷气也较为低矮不明显,因此发现并抓拍到白鲸的难度极大;团友留下的这张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分享到发现白鲸那一刻的喜悦,实属不易!在航行结束回到阿纳德尔河岸的渡船上,我们更是有幸在晴好的天气下亲眼看到游弋的白鲸群,这却是后话。

渡船缓缓地向我们乘坐的探险船靠近。自然遗产探险公司旗下的这艘探险船名为“恩德比精神”(EN: Spirit of Enderby)号,俄文名又为“科洛莫夫教授” (RU: Профессор Хромов)号,原为前苏联时期的一艘极地科考船:↓


涅瓦号渡船终于轻轻地停靠在恩德比精神号探险船的船尾部:↓


这时自然遗产探险公司的创始人兼老板Rodney、船长Alexander以及船上的其他工作人员都纷纷来到船尾迎接我们:↓


签到之后,我们便从主甲板进入了船舱内部。船舱中的客房主要分布于300层、400层以及500层;300层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普通房间,400层是带独立卫生间的高级房、高级加房,500层则是高级加房以及豪华套间;另外船内还设有600层的舰桥以及100-200层的小教室、储物间。位于主甲板的即是400层,下图是从船尾方向朝船头方向拍摄的400层通道,十字路口向前即是我的415号房间以及对门的418号房间,左、右两边的路分别通往左、右船舷:↓


来一张我的房门特写:↓


415号房间是400层船头左侧第一间房间,房型是高级房。进门后右手边即是卫生间兼浴室:↓


415号房有一个正对前甲板的窗户以及一个面对左舷的窗户。带蓝色被单的上下铺、蓝色的小沙发以及蓝色的椅子……都是大海的颜色!拥有这样一个船舱大概是每一个男孩子少年时代都会有的梦想吧!真是幸福感满满啊。↓


行李物品摆放好后就接好转换插头和插线板,打开电脑、把GPS接上电源,然后走出房门继续探索船体。从400层十字路口的左门出船舱即是船体左舷,左舷前方的尽头是船头的露天甲板。事实证明,选择靠左舷的房间实为明智之举,因为自西向东以及自南向北的航行途中,陆地的一侧始终在船体左侧,这就为我的拍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回到船舱内,可见400层十字路口向后通往船尾的小图书馆及小酒吧:↓


从十字路口左舷一侧的楼梯向下即来到了300层,向船尾方向可通往该层的各个普通房间以及200层的小教室:↓


而在300层船头方向则是两个餐厅。其中的左舷餐厅是每天早晨自助餐的取餐处:↓


右舷餐厅船头处的狭窄长桌则是员工们就餐的区域,而最尽头处“坐北朝南”的位置则是创始人兼老板Rodney的专座:↓


约下午16时许,恩德比精神号探险船正式启航了。虽然阿纳德尔河口仍阴云密布,但往下游(东南)方向望去仍可清晰看到扎塞勒尼亚岬角(RU: МысЗаселения; EN: Cape Zaseleniya;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5】号标记)及其附近的阿留姆卡岛(RU: Остров Алюмка; EN: Alyumka Island;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6】号标记): ↓


阿留姆卡岛,阿纳德尔河口标志性的小岛,只可惜恶劣的天气下摄像机图像质量较低:↓


我们的船从阿留姆卡岛南侧绕过,之后便沿着阿纳德尔河口北岸一路向东行驶,其间依次经过了三个沙咀(一端连陆地、一端突出水中的带状沙滩),都被我安放在左舷上的摄像机一一记录下来。第一个是为萨洛玛托娃沙咀(RU: Коса Саломатова; EN: Salomatova Spit;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7】号标记),在傍晚浓浓的迷雾中只能勉强观察到其最南端:↓


第二个沙咀名为尼古拉亚沙咀(RU: Коса Николая; EN: Nikolaya Spit;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8】号标记),狭长的沙咀上储藏化工品的罐子竟依稀可辨。此时天空渐渐由浑黄转为靛青,而阿纳德尔河口的水也越来越接近海水的蓝色。↓


第三个沙咀名为罗斯卡亚古什卡沙咀(RU: Коса Русская Кошка; EN: Russkaya Koshka Spit;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9】号标记),这也是阿纳德尔河口最外层的沙咀,将阿纳德尔河口与白令海的阿纳德尔海湾分隔开来。其俄语名称字面意义为“俄罗斯猫”,但实际上依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古什卡”在当地语言中就是沙咀的意思。罗斯卡亚古什卡沙咀有16公里长、最宽处达2公里,平均海拔在3-4米之间,在沙咀的尽头处有一个低矮的灯塔:↓


驶出阿纳德尔河口,我们的船来到了阿纳德尔海湾(RU: Анадырский залив; EN: Gulf of Anadyr;参见后文7月18日航迹图【10】号标记),而行船的方向则逐渐由东南转为东北。阿纳德尔湾是白令海位于远东西伯利亚的一个大致呈长方形、朝向东南开口的巨大海湾,长度约为400公里,一年中约有10个月处于封冻状态。长方形的四个角从西南角按顺时针方向列举分别为纳瓦林角(RU: Мыс Нава́рин; EN: Cape Navarin)、阿纳德尔河口、克列斯特湾(RU: Залив Креста; EN: Kresta Bay)以及楚科奇海岬(RU: Мыс Чукотский; EN: Cape Chukotsky)。

晚餐过后,我和Ariel来到甲板上拍照。向阿纳德尔湾西岸望去,天空渐渐晴朗起来,竟然已经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落霞与远山:↓


天色渐暗,云层又开始增多了,而夕阳透过云层留下了绚烂光影:↓


晚上22时许,我们竟迎来了白令海上令人眩目的金色落日:↓


日落后,亚北极地带3个小时左右的短暂夜晚便到来了。团友们各自睡下,而我们的恩德比精神号探险船则继续前行,前方的目的地将是通向北极圈的大门:埃格韦基诺特。

7月18日航迹图:↓


7月18日航迹图数字标记释义:
1、阿纳德尔主城区(RU: Ана́дырь;EN:Anadyr)
2、乌戈尔尼机场(RU: Угольный;EN:Ugolny)
3、阿纳德尔河口(RU:Анадырский Лиман;EN:Anadyr Estuary)
4、奥布色尔维奇岬角(RU:Мыс Обсерваций;EN:Cape Observatsiy)
5、扎塞勒尼亚岬角(RU: Мыс Заселения; EN: Cape Zaseleniya)
6、阿留姆卡岛(RU: Остров Алюмка; EN: Alyumka Island)
7、萨洛玛托娃沙咀(RU: Коса Саломатова; EN: Salomatova Spit)
8、尼古拉亚沙咀(RU: Коса Николая; EN: Nikolaya Spit)
9、罗斯卡亚古什卡沙咀(RU: Коса Русская Кошка; EN: Russkaya Koshka Spit)
10、阿纳德尔湾(RU: Анадырский залив; EN: Gulf of Anadyr)

作者按:本篇游记的互联网版本《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穿越白令海峡,一场从太平洋到北冰洋的奇幻漂流》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于穷游论坛,并分别于当年2月27日、3月1日及10月6日-8日获选登载于穷游网首页。纸媒版本《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 穿越白令海峡、从太平洋到北冰洋的奇幻漂流》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2019年11月期,可购买杂志阅览或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等查阅。

回到上篇:从东8区到东3区、再到东12区的航班
阅读下篇:埃格韦基诺特:通向北极圈的大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