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9, 2018

阿留申群岛海上火山巡礼18:夜访科迪亚克岛



2018年7月17日凌晨。嘴里虽然不说,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地在凌晨1点半醒来了;夜游科迪亚克确实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客舱的窗户外有星星点点的灯光,看来特斯特米纳号渡轮已经抵达了码头:


科迪亚克城位于科迪亚克岛的东北角,7000年来一直是阿鲁提克(Alutiiq)人的家园。1763年,俄国探险家作为最早的欧洲人发现了科迪亚克岛,15年后库克船长也来到此地并记下了“科迪亚克”之名。18世纪末期俄国殖民者建立了科迪亚克城,并将其作为俄属阿拉斯加的首府,自此开始了对原住民长达150年的奴役。1867年美国购得阿拉斯加后,科迪亚克逐渐成为了区域性的渔业中心、航运枢纽以及军事重镇,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阿留申战役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

强行挣扎着起床之后来到船头,见到这时渡轮的左舷外正是科迪亚克码头的小广场:↓


广场正中的一座小房子背后的墙上写着“欢迎来到科迪亚克”几个蓝色的大字,不远处还有一块强光照射的展板,完全看不清展板上的字迹:↓


码头西侧又见到了三叉戟海产公司的标志:↓


舷梯搭好之后已经有旅客开始下船了:↓


两个全副武装的骑手驾驶摩托车在广场入口处等待着渡轮开启车库的大门:↓


趁着四下无人,赶紧背靠船舷上的栏杆自拍一张:↓


在船舷边小逛一圈,回到客舱里发现小伙伴May也醒了,于是我们准备开始夜探科迪亚克城。下船之后,首先来到刚才在船上看到的小房子的正面,原来这里是科迪亚克游客中心;屋内虽灯火通明,然而大门紧闭:↓


码头往北是一条名为中心大道(Center Avenue)的大街,街道两旁是幽暗的路灯和静默的建筑物:↓


一只巨大的三文鱼装饰物悬挂在路旁的屋檐下:↓


空无一人的街道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仿佛穿越到了某些恐怖游戏的场景之中:↓


1940年开业的奥芬剧院是科迪亚克唯一的电影院,也曾是全美最后几家坚持放映胶片电影的影院:↓


中心大道与磨房湾公路(Mill Bay Road)、里扎诺夫公路(Rezanof Drive)三条道路交汇在一家老牌五金店门口:↓


里扎诺夫路北的科迪亚克岛啤酒厂(Kodiak Island Brewing Co)是岛上唯一的精酿啤酒厂,很多品尝过的旅行者都赞不绝口;前厅的酒吧也是当地年轻人饮酒聚会的好去处:↓


啤酒厂向东走是麦当劳餐厅,科迪亚克的凌晨两点仍正常营业中:↓


长长的磨房湾公路向东北延伸4公里,直到与里扎诺夫公路再次交汇于科迪亚克城的东北角,不过我们并没有时间向东走了:↓


从这里开始我们便调头沿里扎诺夫路向西,准备绕行一圈返回渡轮;下图为十字路口处拍摄到西北侧山腰上的公寓楼:↓


十字路口西南是科迪亚克港会议中心(Kodiak Harbor Convention Center),这家会议中心隶属于岛上最大的酒店最佳西方科迪亚克旅店(Best Western Kodiak Inn):↓


从十字路口往南是海洋路(Marine Way),这条道路向南通往码头。路东侧有一个小广场,周边有银行、超市、餐厅、手机店等等各种店铺,看起来应该是比较繁华的地段,但在暗夜中却一片沉寂,仿佛是这里的人们彻底消失了:↓


道路西侧吹过来的风带着大海的咸味,那正是科迪亚克内港的所在;数不清的小型船只停靠在防波堤围成的港湾里,静静地等待着新的一天:↓


科迪亚克国立野生动物保护区(Kodiak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办公室的大门口矗立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黑熊雕塑,真担心下一秒它就会活过来转头扑向我们:↓


巴拉诺夫博物馆(Baranov Museum)在深夜里还亮着灯,不禁让人联想起博物馆奇妙夜中的情节;修建于1810年,这幢历史悠久的小木屋是阿拉斯加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返回码头,特斯特米纳号仍旧灯火辉煌:↓


登船之后,发现一些客舱里的住客已经离开了。对于很多搭乘渡轮的旅行者,科迪亚克这一站就是他们的终点,而对于我们来说,这里又是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凌晨4点的码头外,特斯特米纳号将要再次启程,只是下一次离开,便不再回头。

作者按:本篇游记的互联网版本《大洋深处的火山秘境:一场深入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半岛的海上火山巡礼》于2018年10月29日发布于穷游论坛,并于2019年1月11日-13日获选登载于穷游网首页。纸媒版本《探访大洋深处的火山秘境 首个深入阿留申群岛腹地的中国旅行者笔记》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2019年5月期,可购买杂志阅览或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等查阅。

回到上篇:阿留申群岛海上火山巡礼17:[奇格尼克] 谜之甜甜圈店的奇遇
阅读下篇:阿留申群岛海上火山巡礼19:从巴伦群岛到荷马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