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5, 2017

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8:[伊特格兰岛] 神秘的鲸骨之径



2016年7月22日清晨。经过一夜的航行,清晨,我们的探险船恩德比精神号来到了伊特格兰岛(RU: Остров Итыгран; EN: Yttygran Island或Ittygran Island;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1】号标记)东北部的海面。起床走出船舱,站在左舷边望着伊特格兰岛东北岸翠绿色的草甸,大口呼吸着白令海上清新的空气,伸手弯腰舒展一下筋骨,好不惬意:↓


草甸的西侧是坚硬的岩石区,这些岩石的颜色以灰白为主,就像是表面覆盖着一层晶莹的秋霜:↓


向北方望去,阿喇勘车臣岛(RU: Остров Аракамчечен; EN: Arakamchechen Island;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2】号标记)西南岸笼罩在一片茫茫的海雾中。阿喇勘车臣岛是伊特格兰岛以北一个32公里长、最宽处达21公里的巨大岛屿,从谷歌航拍图上看去其外形颇似一艘巨型的星际战舰。↓


早上八点,用过早餐的团友们聚集在200层的小教室,总领队Rodney为我们介绍起了伊特格兰岛的概况和今晨的登陆计划:↓


【鲸骨之径遗迹简介】

伊特格兰之名源于楚科奇语Etgyran,意为“中间之居所”,实际上就是指伊特格兰岛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大陆与阿喇勘车臣岛之间,冬季时可直接通过冰封的海峡并越过伊特格兰岛前往阿喇勘车臣。这座岛屿长13.5公里,最宽处为5公里,其最有名之处即是我们即将到访的鲸骨之径。

1976年冬,一批前苏联考古学家无意中在这座东西伯利亚荒岛上发现了一些神秘的结构:岸边的一条小径旁整齐地排列着大量的鲸类颌骨、肋骨以及椎骨,根据测定这些骨骼均有600年之久的历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深插入地面或石缝中的直立鲸肋骨,有5米之高、300公斤之重。40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仍无法确定是谁建造了鲸骨之径,也无法确定建造这条鲸骨之径的原因;主流的观点认为14世纪 “小冰河期”严酷的寒冬曾造成了食物短缺,周边部落曾纷争不已但最终联合起来,将此地确立为共同的祭祀、聚会、储食之所。

在Rodney作完简要的介绍之后,团友们就在左舷一侧排队准备乘冲锋舟登陆,岂料前两艘冲锋舟才出发便被外海驶来的一艘更大的金色冲锋舟拦截下来,原来是边境卫队的巡防员前来盘查。我们的俄国领队Katya抱怨道她们的团队与边境卫队原来的领导一直合作顺利,但今年从首都空降了一位新领导,一切活动均从严管理:↓


经过约一个小时的交涉之后,我们才终于被许可前往登岛。初登伊特格兰岛,在砾石海滩上向东方望去:↓


刚上岸便映入眼帘的枯骨,看起来应该是某种小型海兽的遗骨,干干净净的像是经常被海水冲刷的样子:↓


沿着砾石海滩向西走去,发现更多的白骨被整齐地摆放在小路上:↓


向西远望,登陆点以西、伊特格兰岛北岸的另外三个岬角清晰可见:↓


仰望登陆点以南的山口:↓


走入草丛中,巨大的鲸肋骨引得大家纷纷驻足:↓


一对新月形的肋骨,看上去似乎是在祭祀中用作通向其他世界的大门:↓


三根鲸肋骨与山口东侧的山脉:↓


继续西行,来到山口西侧的山脉脚下见到的另外一些肋骨,有一部分已经只剩下根部了:↓


深入没膝的荒草丛中,可以发现更多的鲸类的脊椎骨:↓


这些巨大的脊椎骨都被安放得整整齐齐:↓


古老的鲸骨上爬满了苔藓和裂纹,漆黑而阴森的孔洞就像是惊恐时张大的嘴型:↓


考古遗迹,原或为祭祀,或为储食:↓


注意到一些团友在半山腰的乱石堆中围观某种东西,于是顺着山石滚落的方向逆行而上:↓


原来众人都在拍摄这只躲藏于石穴中的北极地松鼠(SC: Spermophilus parryii; EN: Arctic ground squirrel):↓


拍完地鼠才意识到在乱石堆中欲上而不能、欲下而不得。向东侧看去,山石滚落形成了数条倾斜的“石溪”:↓


“石溪”之间有草地相隔,如同一条条的跑道:↓


来自加州、80多岁的团友Tom走在我前面,试图直接向东翻越乱石区:↓


感觉直接穿越乱石区难度比较大,便先向下绕行。途中经过一片花海:↓


亚北极山地低矮的树林,似乎比地面的苔藓也高不到哪里去:↓


一条条“石溪”横在面前,只得在乱石中艰难前行,而远处的Tom已经成了视野中的一个小黑点:↓


从登陆点望见的两山间的山口貌似近在眼前,但其实可望而不可及,实际距离比双眼感受到的距离远很多,无奈之下遂止步于此:↓


然而团友Stephen大哥却成功登顶,下图是他从山顶向下所拍摄到的照片:↓


山顶长满石花的青石:↓


离开鲸骨之径回到冲锋舟,我们并没有返回恩德比精神号,而是沿伊特格兰岛北岸向西驶去,绕到其与大陆之间的海峡观鲸:↓


途径伊特格兰岛西侧的大平原:↓


前方(西北)可以看到一座名为肯卡依(RU: Остров Кынкай; EN: Kynkay Island;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3】号标记)的孤岛,荒芜的小岛上灯塔是唯一的建筑:↓


转过伊特格兰岛最西北处的岬角:↓


冲锋舟开始沿伊特格兰岛西岸南行,前方已经可以看到大陆上的欧特克雷塔亚山脉(RU: Гора Открытая; EN: Mt Otkrytaya;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4】号标记),一份前苏联时代的地图标记着其主峰海拔是544米:↓


冲锋舟转而向西南方向行驶,进入伊特格兰岛与大陆之间的车臣格库云海峡(RU: Пролив Чиэченгкуйым; EN: Checkekuyum Strait或Ch”echengkuyym Strait;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5】号标记),海峡最窄处只有1.5公里宽。下图为欧特克雷塔亚山脉东侧山锋的近照:↓


北望伊特格兰岛西南岸,山脉与平原相接之处,白云似瀑布一般从山峦中倾斜而下:↓


绕到欧特克雷塔亚山脉东南侧的海湾,领队们开始四下寻找鲸类的踪迹:↓


发现了一头灰鲸(SC: Eschrichtius robustus; EN: Gray whale; JP: 克鯨)!↓


驾驶冲锋舟的加拿大领队Sarah为我们解释道,灰鲸属于须鲸类的一种,进食方式为用鲸须滤食海床底部的底栖生物;如果我们看到了灰鲸的鲸尾,则表示它将要下潜到海床底部进食,几分钟之内则不会再浮上水面。

冲锋舟继续向东行驶,我们又在海峡南岸一片低矮的石坡附近发现了灰鲸:↓


这只灰鲸头部喷出了巨大的水柱:↓


团友们抓拍到了它跃身出水(breaching)的精彩一刻!↓


再往东即是托普格拉菲奇斯基岬角(RU: Мыс Топ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EN: Cape Topograficheskii;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6】号标记):↓


向外海的方向(东)拍摄到的灰鲸脊背,可以看到其背部独特的苔藓状花纹。成年灰鲸全身都覆盖着淡色中夹杂白色或橘色的斑点:↓


向北望去,伊特格兰岛南侧的岸冰尚未完全融化,尽管已时至盛夏:↓


再向东北方向更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沿南北走向横贯伊特格兰岛中部的山谷;这条山谷就是自古以来从大陆前往阿喇勘车臣岛的必由之路:↓


托普格拉菲奇斯基岬角旁,灰鲸与捕鲸者的居所:↓


灰鲸是一种与人类极为友好的动物。领队Sarah告诉我们,灰鲸们非常喜欢与冲锋舟互动,经常在冲锋舟旁神出鬼没,有时甚至其巨大的头部会突然出现在离冲锋舟极近之处,近距离浮窥(spyhopping)人类,但它们从不会伤害人类;反过来,灰鲸却常常成为楚科奇、尤皮克海捕猎手捕猎的对象。

我不由得想起了已故楚科奇族作家雷特海乌(RU: Ю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 Рытхэу; EN: Yuri Sergeyevich Rytkheu)的小说《鲸群离去》,这部小说里记述了楚科奇族一个古老的传说。鲸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人类在海浪中的兄弟,总是在大海中帮助人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的后代却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信仰。由于无知与贪婪,人类选择了背叛亲情和恩情,某一年的大饥荒来到时,海捕猎手们终于开始对鲸群痛下杀手并成功围猎了一头幼鲸。但当人们带着磨得雪亮的刀子去分割鲸鱼时,却看到鲸鱼的形体消失了,躺在海岸上的只是一个死去的年轻人类男孩。

愿下次再见:↓


时至午后,观鲸活动告一段落。我们的探险船恩德比精神号已经抵达伊特格兰岛西南方向的海域,于是我们的冲锋舟也纷纷调头向西。回程的路上,乌云密布的天空竟然已经露出了一道蔚蓝色的缝隙:↓


来到库维洛阔克岬角(RU: Мыс Кувылокуок; EN: Cape Kuvylokuok;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7】号标记)(下图右)附近,向南望去是欧特克雷塔亚山脉西侧的巨大冰斗,如系外行星上的陨坑一般雄奇壮美。岬角与山脉之间是鲁米列特海湾(RU: Бухта Румилет; EN: Rumilet Bay;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8】号标记)入口处,而岬角以北则是阿波列谢娃海湾(RU: Бухта Аболешева; EN: Abolesheva Bay;参见后文7月22-23日航迹图【9】号标记):↓


鲁米列特海湾更深处的群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前行:↓


久违的金色阳光洒满了恩德比精神号背后耸峙着的巨大的山峦。透过云层,仿佛窥探到了神灵的居所:↓


仿佛这里已经不再属于我所认识的那个世界。

作者按:本篇游记的互联网版本《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穿越白令海峡,一场从太平洋到北冰洋的奇幻漂流》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于穷游论坛,并分别于当年2月27日、3月1日及10月6日-8日获选登载于穷游网首页。纸媒版本《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 穿越白令海峡、从太平洋到北冰洋的奇幻漂流》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2019年11月期,可购买杂志阅览或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等查阅。

回到上篇: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7:从嫩利格兰到普罗维杰尼亚
阅读下篇:欧亚大陆东极楚科奇9:[吉尔米梅尔] 苔原温泉之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